• 登入
智匯醫訊 疼痛醫學
  • 主頁
  • 健康快訊
  • 疼痛管理
  • 好醫推薦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預防醫學
  • 健康生活
沒有結果
查看所有結果
  • 主頁
  • 健康快訊
  • 疼痛管理
  • 好醫推薦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預防醫學
  • 健康生活
智匯醫訊|疼痛專科
沒有結果
查看所有結果
  • 主頁
  • 健康快訊
  • 疼痛管理
  • 好醫推薦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預防醫學
  • 健康生活
首頁 健康快訊

坐月子補品調理指南:中、西文化差異在這裡,必備6大營養素不可少

2025 年 7 月 17 日
發布在 健康快訊
A A
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X分享至Whatsapp

文/醫健新聞網

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後,產後媽媽的身體正進行著修復與調整。亞洲社會向來強調「坐月子」的重要性,而歐美地區則有著截然不同的產後照護觀。究竟坐月子背後有什麼科學依據?需要補充哪些營養?今天讓我們從專業角度切入,完整解析產後營養調理,幫助媽媽身體復原、身心健康!

 亞洲文化中的坐月子觀念

在華人社會,「坐月子」是一項歷史悠久的產後調理傳統,目的是讓婦女在生產後獲得充分休息與營養補充,恢復元氣、預防疾病,甚至改善體質。坐月子通常持續4至6週,強調臥床休息、忌冷食、補氣養血,透過藥膳、湯品與特定飲食來調養身體。

中醫認為,產後為「氣血兩虛」狀態,需補氣養血、祛風除濕,因此常見的飲食調理如生化湯、麻油雞、四物湯等,皆有促進子宮收縮、補養氣血的作用。

歐美地區的產後照護觀

相較之下,歐美地區沒有「坐月子」的概念,產後照護較強調心理支持與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復。醫療體系鼓勵產婦在產後24至48小時內下床活動,並於產後6週進行健康回診。飲食方面主張均衡攝取六大類營養素,避免高糖高脂食物,並補充水分與膳食纖維。

歐美專家也重視心理健康,會評估產後憂鬱風險,並提供心理諮詢或支持團體,協助媽媽適應新角色。

坐月子期間常見身體變化與調養建議

1.傷口疼痛與子宮收縮: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,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傷口不適。可透過補充蛋白質(每日建議量1.1g/kg體重)、鋅(每日建議量11mg,依衛福部建議)與維生素C(每日建議量100mg)來促進組織修復。

2.便祕與痔瘡困擾:飲食中應增加膳食纖維(每日建議量25~35g)、水分攝取(至少2000ml以上),可搭配益生菌或奇亞籽等促進腸道蠕動。

3.乳房脹痛與泌乳問題:初乳分泌期易有乳腺阻塞與乳房腫脹。可攝取卵磷脂(每日約1200~2400mg為常見補充劑量)、適度熱敷與按摩協助通乳,並補充液體與優質蛋白。

4.產後憂鬱與情緒波動:建議補充Omega-3脂肪酸(EPA+DHA每日300-500mg)、維生素B群(每日建議量依各類維生素不同,B6約1.4mg,B12約2.8mcg)與鐵質(每日建議量15-45mg,依個人需求調整),有助於神經系統穩定與情緒調節。

坐月子必須補充的六大營養素

1.蛋白質:協助產後傷口癒合與肌肉組織修復,建議每日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.1克。來源包括雞蛋、雞肉、魚、豆腐、豆漿等。

2.鈣質與維生素D:幫助媽咪恢復骨質密度,同時維持寶寶骨骼發育。鈣每日建議量為1000mg,維生素D為400-600 IU,來源包含牛奶、小魚乾、黑芝麻、陽光等。

3.鐵質:補充生產失血造成的鐵流失,預防產後貧血與疲勞。建議每日攝取15~45mg(依個人身體狀況與補充劑選擇調整),來源有紅肉、動物肝臟、深綠色蔬菜,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提高吸收率。

4.Omega-3脂肪酸(DHA/EPA):促進寶寶腦部與視覺發展,穩定產後情緒,建議每日攝取量為300~500mg,來源為鮭魚、鯖魚、藻油等。

5.維生素B群與葉酸(B9):促進能量代謝與神經系統健康,尤其葉酸建議每日攝取為500~600mcg。常見於糙米、全穀類、深綠色蔬菜中。

6.卵磷脂:幫助乳汁順利分泌、降低乳腺阻塞風險,是預防塞奶的天然選擇。建議攝取量每日1200~2400mg,來源於大豆製品、蛋黃與保健食品中。

新式月子營養與現代建議

現代坐月子觀念強調「傳統智慧融合現代科學」,不再僅以進補為主,而是注重整體營養與健康生活型態的調整。以下是新式月子營養建議的四大方向:

1.營養均衡為主軸:不需刻意大補或嚴格限制,重點在於多元攝取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與蛋白質,讓營養來源廣泛而充足。

2.油品選擇更健康:取代傳統大量麻油與酒類,使用橄欖油、苦茶油等優質植物油,使料理更清爽、易於消化。

3.活動與休息兼顧:避免長期臥床,適度活動如簡單伸展、散步,促進血液循環與身體復原。

4.情緒支持與心理調養:透過親友陪伴、專業諮詢,協助產婦穩定情緒,減少焦慮與產後憂鬱風險。

整體熱量設計

1.每日總熱量設計:大多落在1800~2400大卡/日(視產婦是否哺乳與體型調整)

2.熱量分配以三正餐 + 兩至三小點心為主

3.這些品牌標榜「分階段熱量調整」,如第一週較清淡,後期逐漸補充元氣

特色烹調方式

品牌特色

說明

少油、低鹽烹調 多數品牌強調以蒸、煮、燉取代煎、炸,避免過多麻油、酒
使用苦茶油、橄欖油 減少飽和脂肪攝取,促進消化
湯品為主軸 每日含2~3道清燉或藥膳湯,有利補充水分與營養
控制糖分與鈉含量 少見甜點,飲品多為天然茶飲、無糖補氣湯

常見月子餐設計階段

  1. 清排期(第1週):重在幫助惡露排出、子宮收縮,湯品為主,飲食清淡,忌油膩與刺激性。
  2. 調補期(第2週):強調補氣補血,開始加入麻油料理、豬肝、腰子等。
  3. 滋養期(第3週起):加入補腎強體食材如杜仲、四物湯、燒酒雞等。
  4. 強化期(第4週後):恢復體力、促進泌乳,增加蛋白質、鈣質與高纖食材比例。

此外,媽咪在選擇月子中心或訂定月子餐時,除了要留心菜色是否符合胃口之外,也要檢視其烹調方式,例如:有些月子中心雖提供多元又豐富的菜色,看起來賣相極佳,但料理過程卻以過量的油、鹽等添加物入菜,反而減緩讓體質邁向健康的步調。

部分品牌雖標榜藥膳補身,但實際油鹽量高,建議民眾審慎選擇或要求客製減油減鹽版。

坐月子不只是習俗,更是健康的起點

不論是亞洲的「坐月子」或是歐美的產後調理,核心目的皆是讓產婦能順利恢復健康、進入育兒新生活。重視營養補充、適度運動與情緒管理,期盼每位媽咪都能以健康的身體,迎接嶄新的人生階段。

 

參考資料:
  1. 衛福部孕產婦健康手冊
  2. 國民健康署營養資源網
  3. Breastfeeding: A Guide for the Medical Professional, Ruth A. Lawrence
  4. 世界衛生組織(WHO)產後健康照護建議

 

(本文由營養大學堂授權)

Advertisement Banner
前一篇文章

哺乳期怎麼吃最聰明?6大營養素讓媽媽餵得安心、寶寶長得健康

下一篇文章

失智大時代來臨!「謝謝你留下來陪我」 做好3件事,面對「腦」化不害怕

下一篇文章
失智大時代來臨!「謝謝你留下來陪我」 做好3件事,面對「腦」化不害怕

失智大時代來臨!「謝謝你留下來陪我」 做好3件事,面對「腦」化不害怕

最新訊息

男國道撿危物被撞肋骨狂斷 微創重拾自由呼吸

男國道撿危物被撞肋骨狂斷 微創重拾自由呼吸

2025 年 8 月 7 日
一鍵看懂|屈公病是什麼?此「症狀」與登革熱不同 恐痛到無法行動

一鍵看懂|屈公病是什麼?此「症狀」與登革熱不同 恐痛到無法行動

2025 年 8 月 7 日
嘉義縣啟動災後心理關懷 籲民眾主動求助

嘉義縣啟動災後心理關懷 籲民眾主動求助

2025 年 8 月 7 日
高齡男腹痛就醫發現「胃癌」 高市大同醫院運用微創手術助康復

高齡男腹痛就醫發現「胃癌」 高市大同醫院運用微創手術助康復

2025 年 8 月 7 日
深入泰北難民村 高基醫療宣教團傳遞愛與健康

深入泰北難民村 高基醫療宣教團傳遞愛與健康

2025 年 8 月 7 日

你可能也想看

太太睡夢中突然顫抖失去呼吸和心跳 丈夫因做了這件事救回枕邊人

太太睡夢中突然顫抖失去呼吸和心跳 丈夫因做了這件事救回枕邊人

10 個月 前
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授獎 花蓮慈院榮獲1金1銅4標章

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授獎 花蓮慈院榮獲1金1銅4標章

7 個月 前
不想再戴眼鏡 人資管理師近視手術後好舒服 從彰化跑到嘉義開刀 只因為信任信賴眼科

不想再戴眼鏡 人資管理師近視手術後好舒服 從彰化跑到嘉義開刀 只因為信任信賴眼科

8 個月 前
【名醫開講】體溫偏低恐致命?食療調理有解|三立台灣台 CH29

【名醫開講】體溫偏低恐致命?食療調理有解|三立台灣台 CH29

1 年 前
豪雨釀淹水災情 災後清消及飲食安全要注意

豪雨釀淹水災情 災後清消及飲食安全要注意

1 週 前
智匯醫訊 疼痛醫學

「智匯醫訊|疼痛專科」是一個專注於疼痛管理和治療的領先醫學媒體平台。我們提供最新的研究進展、治療技術和疼痛預防知識,旨在幫助讀者瞭解並有效控制各種類型的疼痛狀況,探索疼痛管理的專業知識與深度資訊。

關注我們

近期文章

男國道撿危物被撞肋骨狂斷 微創重拾自由呼吸

男國道撿危物被撞肋骨狂斷 微創重拾自由呼吸

2025 年 8 月 7 日
一鍵看懂|屈公病是什麼?此「症狀」與登革熱不同 恐痛到無法行動

一鍵看懂|屈公病是什麼?此「症狀」與登革熱不同 恐痛到無法行動

2025 年 8 月 7 日
嘉義縣啟動災後心理關懷 籲民眾主動求助

嘉義縣啟動災後心理關懷 籲民眾主動求助

2025 年 8 月 7 日
  • 關於本站
  • 使用者條款
  • 隱私權政策

© 智匯醫訊 All Rights Reserved.◎網站內容未經授權.不得轉載

沒有結果
查看所有結果
  • 主頁
  • 健康快訊
  • 疼痛管理
  • 好醫推薦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預防醫學
  • 健康生活

© 智匯醫訊 All Rights Reserved.◎網站內容未經授權.不得轉載

歡迎回來!

在下方登錄您的帳戶

忘記密碼?

找回密碼

請輸入您的用戶名或電子郵件地址以重置您的密碼。

登錄
本網站使用cookies。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。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隱私權政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