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營養師王思穎授權、醫健新聞網整理
妳是否已經被貼上「#失眠女孩」、「#焦慮症候群」的標籤?總可以看到不少女性留言每天都在「腦內小劇場」打轉,明明已經很累卻總是翻來覆去睡不著。其實這不只是壓力的鍋,背後還藏著荷爾蒙的影響。不僅僅只是雌激素、黃體素的波動干擾大腦的神經傳遞物質,加上月經週期、懷孕、產後等人生階段,女性就像是坐上一台情緒與睡眠的雲霄飛車。而本篇文章就讓營養師帶飽受焦慮與睡眠困擾的妳,一同了解其原因,並幫助身心回到平衡。
為什麼女性容易焦慮與失眠?
總是覺得「明明很累卻睡不著」,或是月經前後的情緒特別敏感?其實這背後大多都跟荷爾蒙有關。
- 荷爾蒙影響情緒與睡眠:
雌激素與黃體素是女性體內重要的荷爾蒙,共同相互協作負責調控女性生殖內分泌系統。同時兩者的分泌也會影響到大腦中的血清素、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,進而導致心情不穩定、晚上難以入睡的狀況。 - 女性生理周期的變化:
月經週期的前後或是排卵期,女性常感覺特別煩躁、敏感,不光只是因為荷爾蒙的影響,甚至有些女性伴隨的經前症候群,也容易影響到身體及心理狀態。 - 懷孕、產後、更年期的考驗:
在懷孕期間及產後的荷爾蒙變化較大,增加身體的負擔及心理壓力,甚至因為產後多了「媽媽」的腳色,在面對壓力的同時也伴隨著焦慮、憂鬱與失眠的狀況。而到了更年期,停經後雌激素一路下滑,焦慮、夜醒、心悸也容易找上門,讓睡眠更加不安穩。
女性荷爾蒙往往是焦慮與失眠的幕後黑手,時常讓女性會有入睡困難、淺眠等睡眠障礙問題,同時容易產生焦躁、易怒、緊張,甚至憂鬱傾向的情緒,進而容易影響白天的表現導致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。此外也可能會伴隨著心悸、腸胃不適等問題。
焦慮失眠纏上身?小心妳可能是高風險群!?
不過並不是所有女性都會嚴重受到焦慮與失眠的困擾,但有些族群因為荷爾蒙的變化或生活壓力,更容易「中獎」。若沒有及早調整,往往會陷入惡性循環,影響日常生活與情緒狀態。
- 經期相關困擾者:
如經前症候群 (PMS)、月經不規律、多囊性卵巢症候群,較容易有荷爾蒙高低起伏的波動變化,導致情緒與睡眠常被打亂。 - 產後媽媽:
此時荷爾蒙濃度驟降,加上育兒壓力,使得焦慮與失眠更容易發生。 - 更年期女性:
停經後雌激素下降,使得睡眠及情緒較容易波動,容易夜醒、心悸等狀況,也因此導致白天精神狀況不佳。 - 長期壓力族群:
不管是面臨工作、生活、家庭等壓力,壓力會使得身體的荷爾蒙變化,進而容易影響到睡眠,若長期缺乏高品質睡眠,也容易情緒不穩,形成惡性循環。
學會放鬆,讓大腦按下暫停鍵
女性一生中有許多「荷爾蒙關卡」,再加上現代生活壓力,容易被焦慮與失眠「盯上」,不過其實只要透過生活習慣的調整,就能改善身心狀態。
- 規律作息:
固定上床與起床時間,可以幫助穩定大腦的「生理時鐘」,同時避免睡前滑手機或喝咖啡,幫助大腦建立「該休息」的訊號。 - 適度運動:
運動不僅能夠放鬆身心,還能夠促進血清素的分泌,改善情緒與睡眠品質。不妨透過每周進行快走、瑜珈等自己喜愛的運動,伸展放鬆身體的同時也沉澱下心情。 - 均衡飲食:
色胺酸、鎂、B群,可以說是快樂三大營養素,透過食物或是保健食品的補充,可以幫助穩定神經系統,對於情緒穩定、幫助睡眠有很好的效果。 - 放鬆技巧:
可以嘗試冥想、深呼吸或精油芳療等,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,以及搭配舒適的環境,讓緊繃的身體逐漸放鬆,降低焦慮感。
找回安心好眠與穩定情緒,從照顧自己開始
焦慮與失眠不只是偶爾的困擾,它會悄悄影響生活品質、工作效率,甚至情緒狀態。透過規律作息、均衡飲食及放鬆技巧,多數女性可以有效改善身心狀態,恢復較穩定的情緒與睡眠品質。不過如果焦慮與失眠已經嚴重干擾日常生活,建議及早尋求醫師與心理師的協助,找到更適合的治療方式。記得,照顧自己並不是奢侈,而是讓身心都能重新找到平衡的關鍵,適時調整生活習慣,加上專業支持,妳也能慢慢找回安心好眠與穩定情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