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登入
智匯醫訊 疼痛醫學
  • 主頁
  • 健康快訊
  • 疼痛管理
  • 好醫推薦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預防醫學
  • 健康生活
沒有結果
查看所有結果
  • 主頁
  • 健康快訊
  • 疼痛管理
  • 好醫推薦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預防醫學
  • 健康生活
智匯醫訊|疼痛專科
沒有結果
查看所有結果
  • 主頁
  • 健康快訊
  • 疼痛管理
  • 好醫推薦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預防醫學
  • 健康生活
首頁 健康快訊

失智大時代來臨!「謝謝你留下來陪我」 做好3件事,面對「腦」化不害怕

2025 年 7 月 17 日
發布在 健康快訊
A A
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X分享至Whatsapp

文/醫健新聞網

根據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為7.99%,換言之,每100位長輩就有8位罹患失智症,其中,又以女性高於男性,近來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醫師,被家屬證實罹患失智症,「整形教母」林靜芸醫師出書,談及照顧林芳郁醫師的心路歷程,引發社會大眾對於失智症的高度關注。

《謝謝你留下來陪我》這本書談到,林芳郁就讀台大醫學系期間,結識同為醫學院,後被稱為「整形教母」的林靜芸醫師。不擅言詞的林芳郁,當年透過作文表達對林靜芸的愛慕之情,在國文老師熱心撮合下開始交往,攜手共度至今。兩人個性互補,一動一靜,林靜芸直率敢言,林芳郁則內斂穩健。彼此除了在醫學領域上互相交流,生活中也互相影響。林靜芸愛好戶外運動,林芳郁相對內斂安靜,喜愛在家閱讀,讀到好書也會向林靜芸分享。

 

什麼是失智症?

失智症並非單純正常老化或記憶減退,而是一種大腦功能損傷的疾病且不可逆。其症狀有記憶力減退和認知功能;包括語言、空間感、判斷、抽象、思考等能力退化,因此會出現情緒、妄想、幻覺等干擾行為,嚴重時會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能力,導致日常生活功能受阻無法正常運作。失智症個案會逐漸喪失自我照顧的功能,生活需要他人協助才得以進行。

 

正常老化VS失智症

失智症是一種疾病,並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。許多人常誤以為年紀大了就會出現老番癲、問同樣的問題很多遍、走路不穩或重複無法解釋的跌倒情況,認為這些都是老年時的常態,卻忽略了這些症狀可能是失智症的表現。

失智者在日常生活中,忘記事物的發生頻率高且嚴重,即使經由他人提醒,也只能想起小部分,甚至完全無法回憶,也就是說失智症個案記憶力,會隨著時間逐漸變差,而大腦智能也會逐漸受影響與退化。

老化可能導致偶爾忘記某些事情,但事後會回想起來;而失智症則會導致完全忘記自己說過的話、做過的事情。這是兩者的明顯差異。

《The 2024 Lancet commission on dementia》刺胳針醫學雜誌的失智委員會在2024年報告中指出失智症的14項危險因子,包括:教育程度低、聽力損失、低密度膽固醇過高、情緒抑鬱寡歡、曾有創傷性腦損傷、體能變差、糖尿病、抽菸、高血壓、肥胖、少社交、飲酒過度、視力損失,甚至與空氣汙染也有關聯。

在這份權威醫學期刊《刺胳針》(The Lancet)2024年報告中,全球高達45%的失智症,是可預期,也可提早預防。報告列出14項可控風險因子,其中空氣污染是一般人感到意外的,在2020年首次納入,當時占比為2%,2024年報告中占比提高至3%,另一危險因子視力退化受損是2024年報告中納入。

用3招預防老年癡呆

正常老化過程中,會出現聽力損失,視力退化,進而降低社交,缺少運動導致體力下降,也因聽力受損,變得沉默寡言。「願與你慢慢變老」是長照的願景,為了減緩老化,希望壯士代到老年者,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,避免三高,控制體重及血糖,適當的社交與人交往。

1.養成運動的好習慣:爬山走步道,到公園散步健走,甩甩手,做體操讓四肢活動促進血液循環,都可以延緩老化的進程。

2.每天冥想10分鐘:每天訓練腦力激盪,冥想。每天強迫自己記下某些事,多多使用海馬迴(在腦部兩側,跟腦力記憶力有關),能夠避免其萎縮。研究發現下棋,打麻將,練習雜耍,身體性的記憶訓練,有助於增大海馬迴。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。

3.飲食攝取Omega 3脂肪酸:每天吃深海的魚,鮭魚、鮪魚、鯖魚、秋刀魚、沙丁魚、鯷魚、烏魚,這些屬於深海的魚,DHA和EPA含量特別豐富。多攝取Omega3脂肪酸,有助於海馬迴增大或不萎縮。

 

台灣的失智人口,根據衛生福利部推估,2022年已超過30萬人,65歲以上長者占比高達96%。預計到2041年,台灣失智人口將超過47萬人。失智是不可逆的,對於失智症者要提早發現,提早介入幫助失智者,適應其生活。雖然近期醫學上有治療失智症的藥物上市,畢竟昂貴的藥物,不是每個失智者負擔得起。預防重於治療。

 

資料來源:
  1. 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臺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
  2. Dementia prevention, intervention, and care: 2024 report of the Lancetstanding Commission

 

(本文由蔡壁如授權)

Advertisement Banner
前一篇文章

坐月子補品調理指南:中、西文化差異在這裡,必備6大營養素不可少

下一篇文章

樹人醫專攜手長庚醫療 打造護理即戰力人才新模式

下一篇文章
樹人醫專攜手長庚醫療 打造護理即戰力人才新模式

樹人醫專攜手長庚醫療 打造護理即戰力人才新模式

最新訊息

男國道撿危物被撞肋骨狂斷 微創重拾自由呼吸

男國道撿危物被撞肋骨狂斷 微創重拾自由呼吸

2025 年 8 月 7 日
一鍵看懂|屈公病是什麼?此「症狀」與登革熱不同 恐痛到無法行動

一鍵看懂|屈公病是什麼?此「症狀」與登革熱不同 恐痛到無法行動

2025 年 8 月 7 日
嘉義縣啟動災後心理關懷 籲民眾主動求助

嘉義縣啟動災後心理關懷 籲民眾主動求助

2025 年 8 月 7 日
高齡男腹痛就醫發現「胃癌」 高市大同醫院運用微創手術助康復

高齡男腹痛就醫發現「胃癌」 高市大同醫院運用微創手術助康復

2025 年 8 月 7 日
深入泰北難民村 高基醫療宣教團傳遞愛與健康

深入泰北難民村 高基醫療宣教團傳遞愛與健康

2025 年 8 月 7 日

你可能也想看

太太睡夢中突然顫抖失去呼吸和心跳 丈夫因做了這件事救回枕邊人

太太睡夢中突然顫抖失去呼吸和心跳 丈夫因做了這件事救回枕邊人

10 個月 前
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授獎 花蓮慈院榮獲1金1銅4標章

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授獎 花蓮慈院榮獲1金1銅4標章

7 個月 前
不想再戴眼鏡 人資管理師近視手術後好舒服 從彰化跑到嘉義開刀 只因為信任信賴眼科

不想再戴眼鏡 人資管理師近視手術後好舒服 從彰化跑到嘉義開刀 只因為信任信賴眼科

8 個月 前
【名醫開講】體溫偏低恐致命?食療調理有解|三立台灣台 CH29

【名醫開講】體溫偏低恐致命?食療調理有解|三立台灣台 CH29

1 年 前
豪雨釀淹水災情 災後清消及飲食安全要注意

豪雨釀淹水災情 災後清消及飲食安全要注意

1 週 前
智匯醫訊 疼痛醫學

「智匯醫訊|疼痛專科」是一個專注於疼痛管理和治療的領先醫學媒體平台。我們提供最新的研究進展、治療技術和疼痛預防知識,旨在幫助讀者瞭解並有效控制各種類型的疼痛狀況,探索疼痛管理的專業知識與深度資訊。

關注我們

近期文章

男國道撿危物被撞肋骨狂斷 微創重拾自由呼吸

男國道撿危物被撞肋骨狂斷 微創重拾自由呼吸

2025 年 8 月 7 日
一鍵看懂|屈公病是什麼?此「症狀」與登革熱不同 恐痛到無法行動

一鍵看懂|屈公病是什麼?此「症狀」與登革熱不同 恐痛到無法行動

2025 年 8 月 7 日
嘉義縣啟動災後心理關懷 籲民眾主動求助

嘉義縣啟動災後心理關懷 籲民眾主動求助

2025 年 8 月 7 日
  • 關於本站
  • 使用者條款
  • 隱私權政策

© 智匯醫訊 All Rights Reserved.◎網站內容未經授權.不得轉載

沒有結果
查看所有結果
  • 主頁
  • 健康快訊
  • 疼痛管理
  • 好醫推薦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預防醫學
  • 健康生活

© 智匯醫訊 All Rights Reserved.◎網站內容未經授權.不得轉載

歡迎回來!

在下方登錄您的帳戶

忘記密碼?

找回密碼

請輸入您的用戶名或電子郵件地址以重置您的密碼。

登錄
本網站使用cookies。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。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隱私權政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