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呂佳恆/台北報導
國內正處流感流行期,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方式,然而,公費流感疫苗隨著第一階段開打,第二階段也將從11月1日起,開放給50歲以上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接種。疾管署也呼籲,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民眾應踴躍接種,以獲得保護力,守護自身與家人健康。
公費流感疫苗自10月1日起正式開打後,第1天流感疫苗接種數為約26.4萬人次,創110年度以來首日最高紀錄,顯示民眾高度接種意願,不過今年流感疫情提早報到,加上即將進入秋冬季節,病毒活躍期來臨,對於長者、幼兒及高風險慢性病患者等族群更不能掉以輕心,透過接種疫苗才能預防流感,降低重症率與死亡率。
若孩子怕打針,今年國內也首次引進「鼻噴式流感疫苗」作為友善替代方案,適用於2歲至未滿18歲兒童與青少年,根據疾管署指出,鼻噴式疫苗是經鼻腔投予的活性減毒流感疫苗,並引用美國疾病管制中心建議,鼻噴式流感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接種,若無法同時接種另一種活性疫苗,則建議與該活性疫苗間隔至少一個月再接種,若與不活化疫苗搭配則無時間限制。
不過鼻噴式流感疫苗屬於自費項目,此外,若對雞蛋過敏、重度免疫功能低下族群也不建議接種,家長若仍有疑慮,建議可先經醫師評估後再決定是否適合接種。無論是傳統注射疫苗或鼻噴疫苗,病毒株別皆相同,重要是流感疫苗接種後約10至14天才會產生足夠抗體,因此,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民眾應儘早接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