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登入
智匯醫訊 疼痛醫學
  • 主頁
  • 健康快訊
  • 疼痛管理
  • 好醫推薦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預防醫學
  • 健康生活
沒有結果
查看所有結果
  • 主頁
  • 健康快訊
  • 疼痛管理
  • 好醫推薦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預防醫學
  • 健康生活
智匯醫訊|疼痛專科
沒有結果
查看所有結果
  • 主頁
  • 健康快訊
  • 疼痛管理
  • 好醫推薦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預防醫學
  • 健康生活
首頁 健康快訊

初乳是寶寶的「天然疫苗」 0–3個月寶寶營養關鍵大解析

2025 年 7 月 17 日
發布在 健康快訊
A A
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X分享至Whatsapp

文/醫健新聞

「想把世界上最好的都給寶寶。」而跟寶寶之間的第一個最親密接觸,變是「初乳」,這也是為寶寶的免疫系統與腸道健康,同時,更是建立親子關係重要的一步,對於許多媽媽來說,該如何「灌溉」寶寶,讓他們能夠一點一滴的長大,0~3個月的寶寶營養來源,透過今天的文章,讓為人父母的你能夠不再徬徨!

為什麼要給寶寶喝母乳?

當你把寶寶抱在懷裡,第一次餵母乳的那一刻,其實就等於在為他打上人生第一劑「天然疫苗」!母乳含有上千種以上的營養素,能完全提供寶寶6個月前的所有營養,如乳清蛋白、乳糖、脂肪酸、礦物質等。很多新手媽媽會以為初乳量太少不夠寶寶喝,但其實新生兒胃容量很小(約5–7ml),初乳的少量高濃度正是最適配方,別急著加配方奶,相信你的乳房,也相信寶寶的能力!

初乳是什麼?為何關鍵在黃金72小時?

寶寶出生後1週內,媽媽乳房分泌的第一批母乳叫「初乳」,它的顏色通常是淡黃色、質地黏稠,雖然量少,但功能超強,真的不能錯過!初乳的5大營養重點

1.高蛋白、低糖低脂:
避免寶寶腸胃負擔,適合剛出生的小身體!

2.鋅含量超高:
比成熟乳多3倍,幫助腸道蠕動,讓寶寶能「順利排胎便」,也降低黃疸風險。

3.免疫球蛋白(IgA)超豐富:
就像幫寶寶全身穿上一層隱形防護衣,對抗外來細菌病毒。

4.白血球、乳鐵蛋白(Lactoferrin):
提供殺菌能力、抑制壞菌生長,讓寶寶腸道環境更穩定。

5.營養濃縮液:
雖然量少,但每一滴都超精華,符合寶寶剛出生時「少量多餐」的需求,研究指出,即使寶寶1歲後,母乳仍可持續提供適當的營養,尤其是蛋白質、脂肪及多數的維生素。

6大實證加持|初乳真的能幫寶寶打怪

1.抵抗多種病毒細菌,初乳是天然疫苗
根據「日本家族計畫協會」研究指出,初乳可有效幫助寶寶抵抗多種病原,包含:輪狀病毒、百日咳、沙門氏菌、大腸桿菌、肝炎病毒、流感病毒、破傷風菌。

2.喝母乳,降低常見感染與慢性病風險
許多研究報告顯示,喝母乳的寶寶,罹患呼吸道感染、中耳炎、腹瀉的機率較低;甚至未來糖尿病、癌症、過敏性疾病的風險也可能下降。

3.促進智力與口腔發展,幫助寶寶更聰明更會說話
研究發現,母乳寶寶平均智商較高。哺乳過程中需用力吸吮,可強化下顎肌肉,有助日後的咀嚼與發音清晰度。

4.母乳寶寶更有安全感,反而更獨立
喝母乳的寶寶因與媽媽有更多肌膚接觸與正向互動,心理上更有安全感,因此反而更容易發展出獨立性。

5.降低過敏發作機率,至少哺乳6個月
父母任一人有過敏體質,寶寶的過敏風險就會增加。為了減少發作機率,醫界建議至少哺乳滿6個月、最好能持續至1歲。

6.餵奶次數足夠,有助預防新生兒黃疸
研究顯示,每天餵食8~12次母乳的新生兒,黃疸發生率較低,因為頻繁哺乳能促進膽紅素排出,減少皮膚泛黃與大便變白的情形。

關於哺乳,妳想知道的5大問題

Q:寶寶奶量怎麼抓?

A:新生兒(體重約3kg):每日需約450~540c.c.奶水,平均每公斤體重約需 150~180c.c./天,可分6~8次餵奶

Q:媽媽吃得好,奶水才濃又夠

A:若媽媽飲食中蛋白質與好脂肪充足,奶水會更濃稠、營養更豐富。若飲食過清淡,雖喝再多湯水,奶水可能仍偏稀,寶寶容易餓,避免過度節食或減重喔。

Q:增加奶量方法

A:每天先喝足2000c.c.的水、湯、豆漿等,再加上持續進行乳房按摩、擠奶等動作,並耐心地讓寶寶吸奶或增加餵奶或擠奶次數,一日6次。

Q:素食媽媽怎麼補?

A:素食媽媽的奶水仍能提供寶寶充足營養。全素媽媽可能會缺乏維生素B12(主要來自動物性食品)進而影響寶寶神經發展。全素食媽媽需特別補充來源,如:胡桃、亞麻籽油、紅藻油等食物富含DHA,有助於寶寶視力與神經發展。

Q:哺乳媽咪要怎麼吃?

A:哺乳期每日約會消耗500~1000大卡熱量,均衡攝取五大營養素: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、脂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。三餐外可額外吃1~2份點心。補充水分,每天約2000~3000c.c.,避免脫水,影響乳汁分泌。基本上現在的月子餐都能符合上述需求。

4大發奶好食材

1.   高蛋白食物:豆漿、牛奶、雞蛋、魚、肉。

2.   富含哺乳營養成分的湯品:花生豬腳湯、鯽魚湯等。

3.   充足水分攝取:每天喝足2000~3000c.c.水。

4.   補氣補血食材:例如紅棗、黑糖、桂圓等,中醫認為可幫助乳汁分泌。

3種食物吃了會影響奶量或奶味

1.會影響奶量的食物:韭菜、麥芽、仙草茶、黨參、竹薯等建議哺乳媽媽避免大量攝取。

2.過量咖啡因:像巧克力、茶、咖啡、可樂都含有咖啡因,攝取過多可能導致寶寶過度興奮、睡眠不安穩。

3.氣味重的食物:如大蒜、榴槤、薑黃,氣味可能影響奶水風味,若可能會造成拒奶。

 

(本文由營養大學堂授權)

Advertisement Banner
前一篇文章

嘉畜所全面啟動畜禽水產防疫應變 防範災後疫病

下一篇文章

哺乳期怎麼吃最聰明?6大營養素讓媽媽餵得安心、寶寶長得健康

下一篇文章
哺乳期怎麼吃最聰明?6大營養素讓媽媽餵得安心、寶寶長得健康

哺乳期怎麼吃最聰明?6大營養素讓媽媽餵得安心、寶寶長得健康

最新訊息

男國道撿危物被撞肋骨狂斷 微創重拾自由呼吸

男國道撿危物被撞肋骨狂斷 微創重拾自由呼吸

2025 年 8 月 7 日
一鍵看懂|屈公病是什麼?此「症狀」與登革熱不同 恐痛到無法行動

一鍵看懂|屈公病是什麼?此「症狀」與登革熱不同 恐痛到無法行動

2025 年 8 月 7 日
嘉義縣啟動災後心理關懷 籲民眾主動求助

嘉義縣啟動災後心理關懷 籲民眾主動求助

2025 年 8 月 7 日
高齡男腹痛就醫發現「胃癌」 高市大同醫院運用微創手術助康復

高齡男腹痛就醫發現「胃癌」 高市大同醫院運用微創手術助康復

2025 年 8 月 7 日
深入泰北難民村 高基醫療宣教團傳遞愛與健康

深入泰北難民村 高基醫療宣教團傳遞愛與健康

2025 年 8 月 7 日

你可能也想看

太太睡夢中突然顫抖失去呼吸和心跳 丈夫因做了這件事救回枕邊人

太太睡夢中突然顫抖失去呼吸和心跳 丈夫因做了這件事救回枕邊人

10 個月 前
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授獎 花蓮慈院榮獲1金1銅4標章

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授獎 花蓮慈院榮獲1金1銅4標章

7 個月 前
不想再戴眼鏡 人資管理師近視手術後好舒服 從彰化跑到嘉義開刀 只因為信任信賴眼科

不想再戴眼鏡 人資管理師近視手術後好舒服 從彰化跑到嘉義開刀 只因為信任信賴眼科

8 個月 前
【名醫開講】體溫偏低恐致命?食療調理有解|三立台灣台 CH29

【名醫開講】體溫偏低恐致命?食療調理有解|三立台灣台 CH29

1 年 前
豪雨釀淹水災情 災後清消及飲食安全要注意

豪雨釀淹水災情 災後清消及飲食安全要注意

1 週 前
智匯醫訊 疼痛醫學

「智匯醫訊|疼痛專科」是一個專注於疼痛管理和治療的領先醫學媒體平台。我們提供最新的研究進展、治療技術和疼痛預防知識,旨在幫助讀者瞭解並有效控制各種類型的疼痛狀況,探索疼痛管理的專業知識與深度資訊。

關注我們

近期文章

男國道撿危物被撞肋骨狂斷 微創重拾自由呼吸

男國道撿危物被撞肋骨狂斷 微創重拾自由呼吸

2025 年 8 月 7 日
一鍵看懂|屈公病是什麼?此「症狀」與登革熱不同 恐痛到無法行動

一鍵看懂|屈公病是什麼?此「症狀」與登革熱不同 恐痛到無法行動

2025 年 8 月 7 日
嘉義縣啟動災後心理關懷 籲民眾主動求助

嘉義縣啟動災後心理關懷 籲民眾主動求助

2025 年 8 月 7 日
  • 關於本站
  • 使用者條款
  • 隱私權政策

© 智匯醫訊 All Rights Reserved.◎網站內容未經授權.不得轉載

沒有結果
查看所有結果
  • 主頁
  • 健康快訊
  • 疼痛管理
  • 好醫推薦
  • 院所介紹
  • 預防醫學
  • 健康生活

© 智匯醫訊 All Rights Reserved.◎網站內容未經授權.不得轉載

歡迎回來!

在下方登錄您的帳戶

忘記密碼?

找回密碼

請輸入您的用戶名或電子郵件地址以重置您的密碼。

登錄
本網站使用cookies。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。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隱私權政策。